选择太多所以迷失方向

2019/3/25首页

前几天无意在微博上看见了《流浪汉沈巍自述》一文,此文来自一个上海的流浪汉语录。

不同的是他并不是为了生计而流浪捡破烂,沈巍从小喜欢捡破烂,捡完破烂换了钱买书看。家庭环境不理解更不支持,到了社会上,他本来可以按大多数人眼中的 正常 人一样工作,一辈子当公务员。

但是他还是改不了自己捡破烂的习惯,这样以来单位也容不下他。想法完全不与主流融合,只能被流浪。可以即便是这样,在看它的文字里,你仍然能感受到字里行间都散发着对生活的无限向往,对信念的追求,以及对残酷现实的一丝温柔。

有人说故事分两种:一种开始就讲给你最美好的东西,最完美无缺的事物,人性最善良的部分。后来慢慢的什么都变了,以前那些看似美好的东西都有了瑕疵,人性也没能经得住时间的考验,所有的认识都支离破碎;还有一种一开始就告诉你最丑恶的东西,最让人恶心、难受的事物,人性最黑暗的一面。后来慢慢的也似乎变了,不经意的发现好像还有那么一丝光明的东西,一点点能让人感动的事情。

前一种更像是从教科书到现实的一种过程,可能很多人慢慢的都受不了这种落差,逐渐没有了精神支柱,厌恶了生活。后一种则看似悲观、反面,实则能激发出人们本能善良的一面。

这让我想起了一句话:

人不是活一辈子,不是活几年几月几天,而是活那么几个瞬间。

对于沈巍来说,社会和家庭给他的都是排斥、否认和异样的眼光。但是可能他就只能从书中找到了那么一丝光明,一些让自己感动的瞬间吧。

我们可以反思下我们的现实生活。现实中我们总是说「自己没有选择,我不得不这样、没有退路…」。但事实上真的是这样吗?或许正是因为我们拥有的太多才让自己没法选择。

人是很奇怪的,当你某天没有加班,工作完成后早早回家后突然发现居然还有很多时间可以安排。这时候你会想做很多事情:玩手机、睡觉、好好做顿饭、看部电影…

但当你真正的面临很多种选择时,自己会去权衡。可能自己精神上很需要放松一下,需要娱乐一下。但是理智又告诉你应该做一些「有意义」的事情。最终可能一件事都没做好。

这时候其实你需要用 肉体操纵精神,不要想,先去做。因为实际上当你持续专注的做一件事情的时候,精神上会特别放松,你不需要再考虑那么多的选择,只需要 像机器 一样去做好一件事情。

人总是可以通过做事情来让自己的 内心变的安稳。我曾经无意中听到两人女生聊天,其中一个女生说

我特别喜欢洗衣服,因为当我特别专注的把衣服洗干净的时候,那种感觉特别安静,虽然需要你耗费一些体力,但是洗完后你的内心会有一种解脱,一种如释重负的感觉…

我听到这段聊天的时候是特别惊讶的,原话特别有感染力。后来我发现了这种感觉就像是我平常写代码一样,一写起代码,就很专注,似乎能忘记时间。当你解决了一个问题,完成了一个功能模块的时候长呼一口吸、伸个懒腰,瞬间感觉特别满足。即使回到现实中你还得面临很多复杂的事情,但在这一时刻你是自由的。

后来我也理解了那句 Nick 经典广告语「Just do it」的深刻涵义,当然这和我选择做 IT 行业是两码事。

图:https://www.pexels.com/photo/abstract-bright-color-dark-397998/