相信数字还是相信直觉

2025/8/16首页

想必很多人都有这个体验:上学的时候写作文,要求 800 字。结果是写到 750 字的时候就已经词穷了,所以为了达成目标,就要东拼西凑,最终把这个数字凑到 800 个。支撑你这么做的理由只有一个 —— 就是要交作业

如果你刚好在一家商业公司上班,应该会更有体会。领导要做决策,数字是一个很好的决策理由。数字往往是“事后诸葛”,我们试图通过分析大量的数据,去总结成功的因素,总结方法论。最终应用到我们的实践中。但是分析数据,得出数字,往往只能证明一些事情,并不能创造新的事物

长此以往,当你做任何事情前会先习惯性的问自己:有什么价值,要花多少成本,最终有多少收益。因为当你开始对比、开始计算时结果可能已经有了答案。计算的过程只是无限的趋近于你心里想要的那个结果而已。极端的时候,甚至可能为了结果去凑数、造假掩盖一些东西。但是台面上还是要讲数字,因为数字很有说服力。1比0大,2比1大,这么简单的道理谁能不知道呢

这个道理可太简单了,简单到不用你去思考,你也无法反驳和批判。甚至容不得你去质疑,哪怕一点点的质疑都会变成对事实的不尊重。最终剩下的只有冷冰冰的数字和事实

相反的,直觉往往没有那么多的副作用。我们可以看看一些大人物,成功人式。他们在做决定的时候往往都是靠直觉而非数字。

乔布斯在创造 iPhone 的时候不会提前的算好,iPhone有出货量,能带来多少收入。他只是觉得手机那么小的东西上面放个键盘不对,也不能说放个键盘到底哪里错了,只是觉得不对而已。

马化腾在创建 QQ 的时候,他只觉得在网上聊天很有意思,人和人不用见面就可以交流。并不是非要见面才能聊天。

直觉是人类与生俱来的一种能力。直觉是个人的,是不会自我欺骗的。如果直觉不对是可以被纠正的。当一个新的词语第一次被你听到,你会觉得:我以前从来没见听说过。然而在接下来的日子里面这个词又频繁的出现,这时你才意识到,其实你认为的第一次可能已经是第N次了,只是那一次被你发现了。

数字却是大众的,是可以被编造的。如果说 60 分是及格分,那 59 分和 60 分的区别是什么?及格和不及格、对和错,这应该是天壤之别。但是直觉上讲差别并没有那么大,所以1分之差真的有那么重要吗?这反问句似乎也会让人产生一种错觉就是1分之差不并没有那么重要。直觉就是这么神奇,当你开始思考时,直觉就出现了。

我想有一天,计算机能算出任何我们想要的数据,那我们是不是就可以躺在床上,手里拿上一个只有两个键的键盘:“是”和“否”。我们只做决定好像就可以了。但是如果做出一个决定是如此的机械和简单,那我们似乎就真的可以被机器替代了吧。

小时候总觉得 800 字很多,写完这篇文章的时候习惯性的算了下。1138 ^_^